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要闻  >  正文

2022年春季学期心理健康第一课

作者:张静 来源:学工处 发布时间:2022-03-18 点击数量:

3月18日晚,2022年春季学期心理健康第一课如期与大家见面了,共有1000余名师生在线上收听收看了此次专题讲座。

按着省教育厅做好“开学第一课”的相关要求,学工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教师张静以“过一个不设限的人生”为主题,带着同学们展开对生命意义的探寻,生动讲解了应对成长、学习、情感、人际关系等方面心理压力的调节方法,帮助他们释放情绪、树立健康理念、培育健康心理品格,增强自信心,遇见更好的自己。

下面敲黑板,小编为你总结的干货来啦!

一、你的存在就是一种价值

我国著名教育家,曾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教养》一书中就提到: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而近年来,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数字化时代的来到,让一些家长、老师充满了迷茫和无措,他们把学习成绩看成衡量教育成功、孩子成才的唯一标准,至使越来越多的孩子得了“空心病”,不知道活着的意义和为什么而活。

试想,如果一个孩子缺少对生命的认知(一遇到挫折就产生轻生的念头),没有梦想的能力(自己将来想做什么都不知道),不懂得保护自己(做了博士依然被农民拐卖),无法与别人共享(腰缠万贯却不快乐),那么,即使这个孩子门门功课考第一,又能怎么样呢?

老师通过讲述最美逆行者、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冬奥冠军谷爱玲、苏翊鸣的故事,以榜样的力量,帮助同学们共同探寻生命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

二、找寻获得幸福的能力。

寻找幸福,是人类共同的主题。

幸福与状态无关,跟金钱、地位等等无关,幸福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对幸福的感知力,没有了幸福的能力,给你什么都是徒劳和多余的。要记住,我在为未来努力,但我在开心地享受这个努力的过程,这才是幸福的方法,每时每刻都能体会到自己身体的存在,享受当下,活在当下,这才是最重要的人生智慧所在。

现在有一种现象,以过去为主导,反复在头脑中回忆,比如回忆过去,告诉自己,如果当初不那样做,事情会不会有所改变?或又经常怀疑自己的举止行为是否正确、经常思考别人的言外之意以及总在不停假设一件事情的其它可能性等等,我们叫这种现象——思维反刍,它就像大魔王,压迫得让人不得轻松。

那如何改变反刍思维呢?

一、思维停止技术

当我们察觉到自己沉湎于无意义的过度思考时,立刻转移注意力。比如散步、打球、听音乐、阅读等,或找朋友聊聊天,让其它事情充满我们的生活,占据我们的精力,我们就没有心思想不开心的事情了。

二、给自己留出单独思考的时间

如果这件事情确实对自己影响较大,需要自己深入思考和梳理,那就给自己留一段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如果不在这个时间段,出现过度思考,就及时喊停。

三、保持适度忙碌

让自己没时间想别的。

四、做重大决定时,理性思考

选择没有所谓的对错,关键是让我们的选择成为对的选择。所以,别总在大脑里脑补一些有的没的,一旦经过理性思考,就不要反复纠结,赶紧行动起来吧。

三、适度增加钝感力

钝感力是一种才能,是一种能够让人们的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力量。世界上不仅仅存在敏锐、聪慧这种才能,相比之下不为琐事动摇的钝感力才是人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基本才能。有了钝感力做基础,你的艺术敏感性、科学敏感性、文学敏感性才能发挥作用。《士兵突击》里的许三多,《阿甘正传》里的阿甘,看似笨拙,却通过执着、努力,在不同的领域做出了不凡的成绩。好好修炼吧同学们,让我们的内心不再是敏感、脆弱的。

请牢记拥有钝感力的五个铁律:

一、迅速忘却不快的事。

二、认定目标,勇往无前。

三、坦然地面对流言蜚语。

四、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情。

五、面对表扬不得寸进尺,不得意忘形。

四、过一个不设限的人生

心理学中著名的跳蚤效应,说的是默认了一个远比自己所能达到的目标更低的难度,降低了对自己的期望,从而限制了自己的实际拥有的能力,扼杀了潜能。

通过讲解跳蚤效应,让同学们意识到无论过去怎么样,

都不要否定自己,失去信心,惧怕成长。要更多地是学习技能,更实用的知识,给自己更多的机会,发挖内在潜能,老师相信同学们会从农垦职院这个平台起飞。

一、拒绝自我设限

无论你们遇到什么,坦途或逆境,都要相信,这就是成长的过程,我们永远都在成为更好的自己的路上。

二、设置清晰目标

拥有一个清楚的人生目标就好像航行在大海上的船突然找到方向。这就是我们人生的意义,有了这个目标,就会为我们前进带来无穷的勇气和动力,让我们接下来的生活有了“盼头”和“奔头”,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将推动我们一往无前。

三、保持积极心态

都说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别让自己变的麻木,晴空中的微云、中午食堂的可口饭菜、写完作业恰好吹来的一阵晚风、广播站播放的一首好听的歌曲、篮球场上的拼抢、好友之间的叮嘱唠叨等等,都能让我们感动和欣喜,感受美好,我们大可以敏感一点哟。最好再来点幽默感,这小日子是不是既充实又美好。

这次专题讲座,让同学们受益匪浅,大家纷纷表示大学时期的生活也许是充实的、努力的,也有可能是迷茫的、无聊的,但只有认真感受每一种情绪,聆听情绪这个送信人告诉我们的背后原因和故事,我们才能快速成长,找到生命的意义。

不同年代,对青春有着不同的解读和诠释,但青年人身上的热血和勇敢,强烈的爱国、爱党、爱民、爱家的情怀是相通的,一代一代传承的。

愿你们不负韶华,以梦为马,青春正当时,一起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