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疫情防控延期返校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学院师生员工同舟共济、团结拼搏,积极开展在线教学活动,克服时间紧任务重、硬件条件不足、网络卡顿等困难,充分挖掘利用线上资源,创新学习工作方法,教学秩序井然,教学效果良好,师生反馈积极,为学院疫情防控延期返校期间在线教学工作顺利组织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充分展示在线教学优秀教师和教学团队风采,宣传教学中出现的好想法、好设计、好做法、好效果,学院决定对各教学部门在线教学典型案例进行系列展示,进一步提高在线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努力做好学生返校后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的有机衔接,积极推动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教学领域学习革命。
战“疫”| 停课不停学,一个都不能掉队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Java程序设计》课程在线教学实践
学校名称: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课程名称: Java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 谢志伟
授课对象: 19大数据技术与应用1班
一、案例概述
基本情况: 新冠疫情,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疫情防控取得了显著成效。停课不停学,一个都不能掉队,是学院给每个老师的硬指标。该班33人,根据学生主动学习意愿稍差但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精心选择了吃豆游戏、推箱子游戏、贪吃蛇游戏等八个项目,融Java基本语法、面向对象编程等280个知识点于项目中,通过超星平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从分析学生熟悉的游戏项目开始进行升级训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使用编程语言解决问题的能力。33人都能提前10分钟到课,课前自学,课上展示,课后复习,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线教学主要特色: 立足学生学情和需要,结合学习通平台,钉钉视频会议、微信群与学生互动学习,建立基于网络、手机、电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增添教学活力,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生成,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效果。
二、在线教学设计
1、设计思路
(1)如何在第一时间让学生对《Java程序设计》课程有初步认识及了解?学什么?为什么学?怎么学?容易学吗?有用吗?
(2)解决学生对课程理论、方法感觉抽象,学习难度大,不易掌握等问题?
(3)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4)如何创建学生课程学习经验及知识分享平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设计策略
(1)进行项目化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使用最简元型(Meta)、冲击钻教学、TGC学习法,便于学生对难理解的理论快速理解、迁移记忆。
(2)组建把班级群及课程小组,通过老师不断引导,每个小组确定一个项目子任务,各小组项目选题不能相同,鼓励大家团队协作分工完成。
(4)成绩评价:老师评价(项目综合作业,交流互动,答辩)+课程小组互评(交流互动,答辩)。
3、设计流程
(1)创建课程组:创建课程群及课程小组。
(2)一组一任务:注重师生互动、引导,解决问题作为课程教学的主线。
(3)线上交流指导:跟踪学生学习过程,各小组讨论区开放共享,老师答疑解惑及时跟进指导。
(4)成绩评价:老师评价(项目综合作业,交流互动,答辩)+课程组互评(交流互动,答辩)。
三、在线教学实施
1、学习通平台发布课程,教师创建班级群和课程小组

2、师生线上互动

3、团队合作、信息分享,互相激励,共同提高。

4、成绩评价:
老师评价(交流互动,展示)+课程组互评(交流互动,展示)
序号 |
小组 组长 |
小组 成员 |
课程学习小组 选题名称 |
小组参与度、讨论内容有效性(30) |
课堂讲解:表达清新、逻辑性(30) |
解题方法正确、完整性(40) |
总分 |
1 |
|
|
|
|
|
|
|
2 |
|
|
|
|
|
|
|
3 |
|
|
|
|
|
|
|
四、在线教学实施成效
通过两周的线上线下任务驱动式教学,33名同学都非常认真,教学效果很好,做到了课前预习,课上学习,课后复习,教师实时关注着学习通上的学生的提问、讨论、任务完成情况以及各组的成员状态,及时地在平台上解决同学们遇到的问题。同时学生分组协作完成项目的子任务,大大提升了课程知识的应用能力,教学效果提高明显。

五、在线教学反思//在线教学经验总结//教学比较分析
疫情当前,我们要打赢这场战“疫”,停课不停学,一个都不能掉队,如何提升直播课教学效果,是我们值得总结和反思的?主要要解决几个问题:
1、直播预告要及时
时间、教学内容、课前准备等信息发布,学生可提前预约,系统会提醒。
2、课堂组织,学生有否在认真听课
直播室点名(如何点?)
学生进直播室?人在?人在心在?
3、课间实时互动,互动方式多样化
互动区回答(要求所有学生),如授课内容理解性确认、判断对与错回答,可用最简单的1、2、Y、N等;学生举手回答;老师点名回答等;互动结果作为平时成绩记录点,提升学生听课注意力。
4、结合课程内容,认真进行项目化教学,叫学生对你的项目感兴趣,在感兴趣的前提进行教学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5、努力营造教师直播主导、学生互动分享的良好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