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要闻  >  正文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在北大荒的田间课堂建立“现代学徒制”

作者:卢爽、孙立勇 发布时间:2025-05-19 点击数量:


眼下正是黑龙江省的春播时节,近日,北大荒的黑土地上来了一群年轻人,他们既是职业学院的大学生,也是未来新农村的建设者。

5月7日,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组织2023级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专业的29名学生前往北大荒集团宝泉岭农场,进行农时驱动下的跟岗实习。

别开生面的拜师会

一拜敬老尊贤,二拜传道授业,三拜助生成才,只见农垦职业学院的学生们排成一排,举起双手,手掌相叠,向自己的师傅三鞠躬,庄重地行上拜师礼。

随着一声礼成!拜师会这一古老的中华礼仪,带着农耕时代的文明印记,在以现代化大农业著称的北大荒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它不仅意味着技艺的传承,也是职业教育通过传帮带来提升实践课质量的融合创新之举。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的农林工程学院院长王金贵说举行拜师会,行拜师礼,是为了给学生一个满满的仪式感,让他们在实践中养成劳动精神,在传帮带中理解职业精神和北大荒精神。

田间地头传道授业

学徒制不仅是技能的培训,更注重的是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为劳动者职业发展奠定基础。学院让现代学徒制回归师徒传承的本质,借鉴传统学徒制的优势,强调技能传递的精准性和情境化。

师傅带徒弟”“手把手教”“在做中学是实践课的核心要义,也是职业教育的魅力所在。这次实训中的师傅都是北大荒现代化大农业中的实践能人,他们中有农场管理区主任、副主任和技术员。在为期30天的实践课中,学生们将参与整地、播种和质量检查,以及水稻育苗、插秧和农药的使用等农事作业,掌握多项生产技术和执行标准。

9CDC0

作为师傅,宝泉岭农场双峰山管理区副主任张磊很有感触地说:通过学生的实习实践表现,我认为学生素质高,热爱农业和垦区,对垦区的生产和管理模式有着浓厚的兴趣,学习能力强,纪律性强,不怕苦和累,勇于承担任务,具备一定的北大荒精神。在接下来的实习指导中,我会毫无保留地指导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水平,以及如何适应社会的能力。

大马力机车在北斗导航的加持下,耕作误差可以精确到1厘米以内”“种子的播种深度、匀度更是要精确到厘米级”“师傅们总是随身带着尺子,北大荒人把黑土地当成绣花田来种植。辽阔的黑土地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让学生们大开眼界。

学生邓惠婷说:通过实习实践,不但了解了现代化农业生产规模,提高了专业技能,同时先进的农机自动化和全程机械化生产让我深感震撼。

学生王英琦说:农忙时,师傅们都是+黑5+2的工作方式,让我们见证了什么是新时代的北大荒精神。

学生王欣然说:在原来的课本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操作技能。我很珍惜这次机会,要努力完成实习任务,提升自己的整体水平。

跟岗实践教学是指学生进入企业、事业单位等实际工作场所,在本校专业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的联合指导下,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体验等方式,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一种实践教学方式。其目的:一是使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专业操作能力;二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生产环境适应性、创新能力、沟通技巧,吃苦耐劳的品质;三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对于农垦职业学院的学生来说,尤其要深刻感悟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北大荒精神。

本次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方面派出的指导老师孙立勇说:顶岗实习最大的优势是身临其境,这是任何书本上也学不到的。虽然我们已经进入到了高度信息化时代,绝大部分现代农业生产流程和标准都已经转化成可读可看的文字等信息,但只有真正到了田间地头,学生才能通过土壤墒情、苗情,甚至温度、湿度等细微的场景,感受到那些书本上所传达不出来的经验。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因农垦事业而创建,六十多年来一直以北大荒精神办学育人。北大荒4800万亩耕地上的110多个农(牧)场和为数众多的现代化龙头企业,为学生的实践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据了解,学校还将根据农时驱动,持续安排学生到北大荒的田间课堂顶岗实习。本次是现代学徒制在黑土地的育苗撒种,目的是在北大荒这片沃土上扎根结果,培育更多高素质的新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