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分院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比赛规程
一、大赛简介
(一)大赛主题:规划自我、服务社会、赢取未来
(二)大赛目的:通过职业规划大赛的活动形式,传播普及职业规划理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职业规划意识,指导大学生学习掌握职业规划的一般方法,认识自我、了解就业环境,树立正确的职业目标,进一步推动我校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为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选拔参赛选手。
(三)大赛举办单位
1.主办单位:经济管理分院就业办
2.大赛时间:2018年9月5日—10月31日
3.参赛对象:经济管理分院2017级全体在校学生
(四)大赛组织机构
1.大赛组委会:负责大赛的统筹和领导工作。
组长:王超
副组长:郝树臣 曲珅
2.大赛组委会办公室:负责大赛的执行、宣传、推广、沟通、协调、推进等日常工作。
组长:郝树臣
副组长:屈高洋 李妍
成员:教研室主任、辅导员
3.各参赛班级需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本班级初赛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二、大赛主要内容
(一)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大赛期间,分院将对报名参赛的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赛前辅导讲座。参赛学生可根据“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三大框架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有作品模版供参考。
(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各班级预选赛,分院复赛、决赛
1.班级预赛:每一参赛班级均为一个独立的预选赛分赛区,各参赛班级针对学生职业生涯计划书自行组织评选。各参赛班级由学业导师选送班级1-2名获奖者参加分院复、决赛,同时向大赛组委会报送其参赛作品电子版和A4打印版二份。
2.分院复、决赛:各学院晋级选手参加分院复赛,组委会专家组选出10名选手进入分院决赛。决赛前三名选手有机会获得推荐参加学院大赛资格。
(三)最佳组织奖评选
分院大赛组委会将从我分院参赛学院的大赛组织者(学业导师、辅导员)中评选出“最佳组织奖”予以表彰。
三、大赛日程
大赛阶段 |
主要内容 |
日程安排 |
大赛宣传 与报名参赛 |
大赛组委会将对大赛进行分院内内宣传,各班级按大赛要求自行组织实施班级内宣传与报名工作。 |
9月5-15日 |
大赛初赛报名 |
1、2017级在校学生全员参加。 2、各班级将名单以电子表格形式上报就业办 |
8月17-22日 |
参赛辅导 |
初赛报名者参加由就业指导办组织的关于大学生职业规划辅导讲座。(1、邀请六个专业群的企业专家进校指导讲座。2、邀请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心老师指导规划书及PPT制作) |
9月17日 10月17日 |
职业生涯 规划设计 |
1、参赛学生利用网上职业测评系统进行职业测评。 2、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分为“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三大部分,参赛学生可根据个人能力和自身条件完成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
9月20日 |
参赛作品 撰写及提交 |
2017级学生需向所在班级提交书面参赛作品一份(A4打印稿) 进入分院复赛选手向大赛组委会报送其参赛作品电子版和A4打印版二份 |
10月8日 10月18日 |
各班级预赛 |
1、各参赛班级自行组织本班级参赛作品的预选赛评选,选拔1-2名获奖者晋级我分院决赛(各院名额见附表)。 2、各班级需同时将进入复赛参赛作品上报至大赛组委会。 |
10月8日—10月18日 |
校级复决赛及颁奖典礼 |
1、分院就业办组织分院复、决赛。 2、对大赛评选出的获奖个人、获奖班级进行表彰。 3、择优选拔2名选手参加学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
10月19日——10月31日 |
四、参赛须知
(一)各班级作为大赛分赛区,自行负责初赛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二)本届大赛免收报名费和参赛费,各班级在校学生均可免费参赛。
(三)所有报名参赛者均被视为同意并自愿遵守本届大赛比赛规程。
(四)参赛咨询和服务
1.就业指办
2.大赛组委会咨询电话:0451-88127810
五、奖项设置
赛程 |
奖 项 |
名额 |
备 注 |
初赛 |
职业规划之星 |
各教研室自定 |
1.各班级预选赛获奖者的奖品由班级自行提供并颁发; 2.各班级最多选送两名获奖者参加分院级复赛。 |
优胜奖 |
特别激励奖 |
复赛、决赛 |
十佳职业规划之星 |
10名 |
1.颁发奖状及物质奖励; 2.在“十佳”获奖者中选拔选手学院级复赛。 |
其中: 十佳(一等奖) |
2名 |
十佳(二等奖) |
3名 |
十佳(三等奖) |
5名 |
最佳组织奖(学院) |
1名 |
颁发奖状 |
优秀组织奖(班级) |
4名 |
优秀指导教师(辅导员老师) |
5名 |
六、大赛评选规则及说明
(一)大赛的比赛内容和形式:各参赛学班级预赛、学校复赛以“职业规划设计参赛作品”为评选标准,分院决赛以“职业规划设计参赛作品”、“现场展示(PPT)”和“评委提问”为评选标准。
(二)各班级参加学校复赛学生提交作品时间: 2018年9月17——18日
(三)参赛作品提交方式(需同时提交书面文档和电子文档,发至956854531@qq.com邮箱(PPT以学生班级+姓名命名))
1.书面文档:晋级分院复赛学生提交参赛作品二份(A4打印稿,黑白、彩色均可,大赛组委会不提倡对参赛作品进行豪华包装)。晋级分院决赛的选手依据评委人数向学院再次提交参赛作品(A4打印稿、黑白、彩色均可)。
2.电子文档:晋级校决赛的选手需提供参赛作品电子文档及现场展示PPT电子文档。职业规划设计参赛作品可以选用Microsoft Word、 Microsoft Excel、 Microsoft Powerpoint进行制作。
(四)参赛作品评选规则
1.参赛选手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报告,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与社会需求,从专业、就业、职业等方面,按照“自我认知、职业认知、职业规划设计”三大步骤来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包括职业规划备选方案)。
2.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参赛作品必须有扉页。扉页填写参赛者的真实姓名、笔名、性别、年龄、政治面貌、学院、年级、专业、联系电话、E-MAIL等相关信息。参赛作品要求内容完整、简明扼要,格式清晰,版面美观大方,创意新颖,能充分体现个性而不落俗套,文如其人,能充分展现参赛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能充分展现当代青年人的职业新人形象。
3.本次大赛评选活动将邀请专业人士对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参赛作品进行评选,将以合适性、合理性、真实性、逻辑性、创新性、可行性为主要评选标准,淡化文学性和艺术性。特别提示:本次大赛参赛作品的评选将以近期目标规划为评选重点,近期目标规划指大学期间和毕业后五年内的职业生涯规划。
4.分院决赛增加“现场展示、评委提问”比赛内容,评分标准:决赛总分为100分,其中“参赛作品”的权重占70%,“现场展示、评委提问”的权重占30%。
5.大赛组委会有权根据各分院实际参赛情况对学校决赛评选规则进行相应调整。
6、参赛作品设计与撰写要求(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简而言之,职业生涯规划就是:知己、知彼,合理选择职业目标和路径,并以最优的策
略、高效的行动去实现职业目标的过程。
1)自我认知(知己):根据“职业生涯规划测评”、“360度评估”等方法,客观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能力倾向、职业价值观、行为风格、个性特征等,了解自己喜欢干什么?能够干什么?适合干什么?最看重什么?人-岗是否匹配?
2)职业认知(知彼):通过多种途径(书籍、互联网、社会实践、专家咨询等)和方法(外部环境分析、目标职业分析、职业素质测评、SWOT分析等),全面了解目标行业、目标职业、目标企业(用人单位)的相关资讯,结合自己的专业情况、就业机会、职业选择、家庭环境、社会需求等因素,理性评估职业机会。
3)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①选择职业目标和路径:在自我认知、职业认知的基础上,进行职业定位,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目标,并确定相应的职业发展路径。②制定行动计划和策略:围绕职业目标的实现,制定具有针对性、明确性与可行性的行动计划,在校大学生要重视大学期间和毕业后五年内的实施计划。在制定计划时要注意区分轻重缓急,在行动计划和策略制定完成后,要加强学习、要高效行动,学会时间管理和应对干扰,确保行动计划的顺利完成。③与时俱进,灵活调整: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组织环境、个人成长曲线等变化以及各种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为了更好地主动把握人生,主动适应、利用各种变化,我们需要定期评估、反馈、调整、优化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拟定备选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都是非常必要的。
七、注意事项:
(一)所有参赛作品概不退稿,请自行保留底稿。
(二)参赛者必须是参赛作品的原创作者,并保证其拥有该作品的合法著作权。
(三)获奖作品如发现有抄袭、盗用、作弊等不法手段、或不符合规定及违反他人著作权的,即予取消其参赛资格、追回奖励,且一切法律责任由参赛者自行负责。
(四)所有参赛作品的著作权、版权归参赛者和主办方共同所有。
(五)所有参赛作品均不得涉及暴力、色情、非法宗教宣传等与我校校规校纪甚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相抵触的内容。如遇此类投稿,主办方有权自行决定对其采取不予评审、不予发表或删除等措施,甚至通报给其所在学院。
(六)参赛者若违反本比赛规程的任何条款,主办方有权立即取消其参赛资格,或取消其已获得的奖项并要求返还奖品,同时保留进一步追究损害赔偿的权利。
(七)由于病毒、黑客攻击及其他人为干扰、突发事件或其它主办方、承办方无法控制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大赛的管理、安全、评审或公正性的情况下,主办方有权单方面推迟或取消大赛部分或全部的比赛。
(八)大赛主办方保留进一步补充本比赛规程的权利。如参赛者对此有异议,可选择退出大赛,并应及时通知大赛主办方,但无权要求大赛主办方返还因参赛发生的任何费用或承担任何责任。
(九)大赛主办方不承担因参赛作品所致的包括但不限于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十)所有参赛单位、参赛者均被视为同意并自愿遵守本届大赛比赛规程。除非另行规定,本比赛规程为参赛者和主办方就大赛的相关事宜达成的书面协议,受法律保护。
(十一)大赛组委会拥有本届大赛活动的最终解释权。
经济管理分院大学首届职业规划大赛评分细则
一、 作品评分细则(用于分院初赛、分院复赛)
评分要素 |
评分要点 |
具体描述 |
职业规划 设计书 内容 (7.5分) |
自我认知 (1) |
1.自我分析清晰、全面、深入、客观,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优劣势 |
2.将人才测评量化分析与自我深入分析综合客观地评价自我,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个性特征分析全面、到位 |
3.从个人兴趣爱好、成长经历社会实践中分析自我 |
4.自我评估理论、模型应用正确、合理 |
职业认知 (1) |
1.了解社会的整体就业趋势,并且了解大学生就业状况 |
2.对目标职业所处行业的现状及前景了解清晰,了解行业就业需求 |
3.熟悉目标职业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典型生活方式,了解目标职业的待遇、未来发展 |
4.对目标职位的进入途径、胜任标准了解清晰,深入了解目标职业对生活的影响 |
5.在探索过程中应用到文献检索、访谈、见习、实习等方法 |
职业决策 (1.5) |
1.职业目标确定和发展路径设计要符合外部环境和个人特质(兴趣、技能、特质、价值观),要符合实际、可执行、可实现 |
2.对照自我认知和职业认知的结果,分析自己优、劣势及面临的机会和挑战,职业目标的选择过程阐述详尽,合乎逻辑 |
3.备选目标也要充分根据个人与环境的评估进行分析确定,备选目标职业发展路径与首选目标发展路径要有一定相关联系性 |
4.能够正确运用评估理论和决策模型做出决策 |
计划与路径 (3) |
1.行动计划对保持个人优势、加强个人不足、全面提升个人竞争力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
2.近期计划详尽清晰、可操作性强,中期计划清晰并具有灵活性,长期计划具有方向性 |
3.职业发展路径充分考虑进入途径、胜任标准等探索结果,符合逻辑和现实,具有可操作性和竞争力 |
自我监控 (10) |
1.对行动计划和职业目标设定评估方案,如要达到什么标准,评估的要素是什么 |
2.能够对行动计划实施过程和风险做出评估,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整方案 |
3.调整方案的制定充分根据个人与环境的评估进行分析确定,充分考虑首选目标与备选目标间的联系和差异,具有可操作性 |
参赛作品 设计思路 (2.5分) |
作品完整性(1) |
内容完整,对自我和外部环境进行全面分析,提出自己的职业目标、发展路径和行动计划。 |
作品思路 和逻辑(1) |
职业规划设计报告思路清晰、逻辑合理,能准确把握职业规划设计的核心与关键。 |
作品美观性(0.5) |
格式清晰,版面大方美观,创意新颖。 |
二、现场展示评分细则(用于分院决赛)
评分要素 |
评分要点 |
具体描述 |
主题陈述 (7分) |
陈述内容(2) |
1.对职业规划的自我探索、职业探索、决策应对等环节的要素及分析过程陈述完整全面 |
2.在陈述中能够正确理解、引用、应用职业规划基础理论及各项辅助工具 |
3.对各项探索分析过程及规划结果表述准确,与职业规划设计作品内容吻合 |
4.PPT设计精巧,重点突出,简明扼要,能够精确提炼职业规划设计作品要点 |
陈述过程(2) |
1.整体设计合理,环节紧凑,调理清晰,层次分明,结论明确 |
2.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人职匹配、职业路径论述充分 |
3.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
4.表达自然、流畅、无明显停顿,语句通顺,措辞恰当,语言组织畅达 |
5.讲普通话,声音洪亮,口齿清晰,语速语调适中 |
6.富于激情,善于引导现场观众,肢体语言恰当、丰富,能够感染他人 |
基本素养(1) |
1.衣着发型整洁、大方、朴素、得体 |
2.仪表端庄稳重,坐立行为大方、自然,表情丰富真诚,有良好的个人气质 |
3.言之有礼,情操高尚,谈吐文雅,富于思想内涵 |
4.精神饱满,有信心,有独立见解,能充分展现大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和职场新人的职业形象 |
即时效果(1) |
1.按时完成主题陈述 |
2.现场观众注意力集中,情绪高亢 |
个人特色(1) |
1.在职业规划和主题陈述中具有创造性 |
2.特长特点鲜明 |
回答问题 (3分) |
应答能力(1.5) |
1.能正确理解评委提问,作出有针对性的回答 |
2.在评委提出问题后马上作出反馈,及时作出回答 |
3.答题过程流畅、无明显停顿,语句通顺,措辞恰当,语言精炼 |
4.应变能力强,能够灵活的、创造性的应用职业规划知识作答 |
回答内容(1.5) |
1.回答内容切合题意 |
2.答题过程调理清晰,层次分明,结论明确 |
3.回答内容准确精炼,重点突出,能够有针对性的就提问要点归纳阐述 |
4.回答内容真实可信,运用事实论据,论述有说服力 |
经济管理分院就业办
2018年9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