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产教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6月26日,学院24级种子生产与经营、绿色食品生产技术专业70余名学生在指导教师裴宇峰、庞丽丽领下开展企业实践活动。本次实践以“行走的思政课”为载体,精心设计行程,带领学生于上午走进北大荒博物馆,下午探访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在历史的回响与精神的感召中,全方位践行“五育并举”,厚植家国情怀与专业理想。
在北大荒博物馆,时光长廊缓缓展开。锈迹斑斑的垦荒犁铧、泛黄的历史照片、详实的文献资料,无声诉说着“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的壮阔史诗。学生们驻足凝视,深刻体悟“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内核。这精神,正是中华农耕文明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璀璨结晶与时代升华。当看到北大荒如何从“莽莽荒原”蝶变为“中华大粮仓”,尤其是了解到其在现代绿色农业、智慧农业领域的开拓性成就时,种子与绿色食品专业的学子们心潮澎湃,深感肩上“端牢中国饭碗”、守护“舌尖上的安全”的使命之重。


下午的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之行,则是一次直击灵魂的历史警示。冰冷的实物罪证、详尽的档案资料、复原的场景,揭露了侵略者令人发指的反人类暴行。馆内肃穆凝重,学生们神情肃穆,悲愤与沉思交织。这不仅是民族苦难的铭记,更是一堂刻骨铭心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它警醒青年学子:国弱则民殇,科技若失却人性的光辉与道德的约束,将沦为可怕的凶器。历史的伤痕,强烈激发着学生们科技报国、强农兴农的责任担当——以所学守护生命尊严,筑牢国家安全的基石。

本次实践紧扣“五育并举”,以“双馆”为生动课堂:德育贯穿于北大荒精神洗礼与历史警示;智育深化于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专业思考;体与劳锤炼于长途实践中的意志;历史伤疤中民族不屈之魂,正是最深沉之美育。学子们在此行中播下精神种子,誓以专业热忱守护未来粮仓与舌尖安全,让青春在建设农业强国沃土上破土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