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政课程有机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上讲话精神,进一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育人主渠道作用,提升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马克思主义学院紧密结合《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开学以来开展了“规划大学生活”“讲北大荒历史故事”“歌颂伟大祖国”“青春献礼二十大”等系列主题实践教学活动。
本学期实践教学安排12学时,为了使实践教学更有实效性,教师们结合教授班级特点因材施教。有的教师在开学初将实践课的整体安排发布给学生,每个学生完成必做项目一个、任选项目一个。采取自主选择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其中一项内容作为实践课题,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意识,更好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有的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项目的准备、制作、汇报,更好的发挥了团队协作和彼此之间的配合。
实践中,同学们既有大学三年的整体规划,也有在学习、生活上的具体打算;既有对学习计划的认识,也有对学习方法的总结,他们用工工整整的笔迹规划了对刚刚启航的大学生活的蓝图。
开发北大荒的奠基者王震、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北大荒的管天人蔡尔诚、北大荒奶牛之父张源培、北大荒的“司马迁”郑加真……这些闪亮的名字连同那段历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寄语青年:“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党的二十大报告让广大中国青年看到,伟大的新征程已经开始,奋进正当时。






通过系列主题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学院要继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引导青年学生了解新时代大学生责任担当,厚植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激励广大青年学子立志听党话、跟党走,与时代同向同行,与祖国同心同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