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咨询务必提前至少一天进行预约,目前可以提供的预约方式主要有:
1、来人预约:来访者本人到咨询办公室提出预约申请。
3、邮件预约:来访者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进行预约。邮件请以“预约”为主题,并请务必提供有效的联系电话和适宜的通话时间,便于我们尽快与你联系,确定咨询时间。
1、每次咨询时间40分钟,请来访学生遵守约定时间,准时来访。
3、若迟到15分钟或以上,取消本次咨询,请重新预约。
4、若因故无法前来咨询,请务必提前通知我们,取消预约,以便将时间留给其他有需要的同学。
1、针对各年级、专业学生特点和要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和专题讲座,传授心理调适知识和方法,引导和协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以及社会生活适应能力。
2、充分利用校内广播、板报等宣传媒体,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3、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排解、消除心理困惑和心理障碍,预防和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出现。
4、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测量,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为学生了解个人能力、兴趣、人格、气质以及心理健康状况提供服务,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团体辅导以及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资料和依据。
5、编印心理健康教育刊物和资料,每月印发心理简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网页,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载体,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6、组织开展全院教师,特别是辅导员、班主任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建立和完善学院和各系的心理健康教育保健网。
7、进行大学生心理问题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调查研究,为学校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信息服务、对策和建议。
(1)热爱本职工作,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自身素质;
(2) 对工作尽职尽责,热情,真诚,耐心,认真地为来访者服务,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跟踪服务;
(3)用现代心理科学理论的方法,指导大学生提高心理保健意识,消除心理障碍,诊断心理问题;
(4)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并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5) 根据学生特点,对全校学生开展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活动,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做到预防重于治疗;
(6) 坚持心理咨询值班制,做好电话预约工作,热情接待求助者,对咨询内容严格保密;
(7) 尊重来访者的人格、权利和隐私,对来访者的有关信息,包括个案记录,测验资料,信件等资料予以保密,确因工作或研究需要而使用咨询资料时,应以确保当事人的隐私权等民事权利不受侵害为前提;
(8) 在咨询过程中,如发现来访者情绪不稳,行为反常,有自残,自杀或伤害他人的倾向以及其他危机个案时,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干预,如感到无法帮助时,应终止咨询关系,转介给专家或医疗机构;
(9)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计划和总结,并负责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10)工作人员不得与求助者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不将个人的情感、好恶掺杂在工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