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团校简介-日常工作

2015年10月26日 00:00  

一、团校办学方向和办学意义

团校通过建立理论学习平台——素质拓展(实务拓展)平台——技能提升平台三大体系,体现以下办学意义;(具体课程设置参见《团校大纲》)

(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目前,团校的理论平台应通过开展政治理论的专题课堂教学(挖掘理论课、形势政策课资源)、以时政热点为主题的研讨会、辩论会、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活动,以广大团校学员喜闻乐见的模式为我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出贡献。

(二)实践全面素质教育的平台,作为培养青年干部后备人才的摇篮,团校的素质拓展(实务拓展)平台应结合我校素质拓展学分的推进工作,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结合学员的实际情况,培养出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文字处理能力、社会交际能力、人事协调能力及执行能力等方面的优秀学生干部,主要以骨干(院级、分院级)培训班为依托。

(三)共青团组织建设的重要载体。团校的技能的提升平台应以加强共青团组织建设为出发点,要适应新的变化,要了解当代青年新的特点,不断学习知识、更新观念、注重实践研究,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满足当代青年的成长需要。凝聚广大青年的重要旗帜。团校通过对学员的培训教育,使他们在团校这个大熔炉里共同成长提高,通过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学生干部,打造学生骨干人才梯队,打造具有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特色的团员青年培养模式。

二、团校三大体系建设

(一)管理组织体系。以团校为长驻机构,制度化管理,团校应设有较完备的组织机构及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团校章程和培养方案,规范学员管理,宣传团校简报、相关工作等。

(二)教学培养体系。1、建立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聘请校内外领导、政治教师、专职团干等,尽量形成合理的师资结构与教学网络,保证教学质量。2、扩充教学内容,专题教学活动由校内外知名的教授、专家、学者担任主讲(也可以与校外相关培训机构合作),内容涉及社会科学和实用技能等诸多方面,具体包括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人际关系学、演讲辩论技巧、活动组织方法,学生干部工作技巧、应用文阅读与写作技巧等。3、教学管理推行学分制,根据不同级别的班级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根据各期学员的特点和教育目的,选择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包括讲座、课堂讨论和社会实践等,把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紧密联系起来,立足校内,拓展校外,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4、充分利用校园的优势,及团校近期工作安排,结合当前社会发生的热点、焦点事件以及党团理论知识,为同学提供网上学习的机会。

(三)制度建设体系。团校要谋求发展,就要对就有制度进行完善和改革,同时创立和发展符合教育规律的、有利于团校提升办学水平和实现育人目标的新制度。应该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教学大纲制度、团校内部学分制度、教师聘任制度、社会实践制度和挂职锻炼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能够有效的保证团校的科学发展。

三、团校具体工作的基本思路

1、分层化培养。团校建立理论学习平台—素质拓展(实务拓展)平台—技能提升平台三大体系培养模式,团校教学活动的安排应具有层性和实时性,并使教育学涵盖形势政策教育、工作业务能力培训、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学及领导艺术方法等内容,应加强与校外培训机构、学生社团和相关院系的合作力度。

2、精英化培训。通过开展校级骨干培训班,实施高层次学生干部的培养工作。该计划面向品学兼优、具备较强社会工作能力的新生,针对新世纪人才的要求,利用学校、社会各种资源,进行培养,其目标就是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规范、系统、全方位的强化培养,注意思想政治素质的塑造,注重多科学和知识的交融渗透,注意综合能力的提高。

3、学科化教育。团校的教学工作是实现学生骨干培训教育目的,完成政治思想道德教育和共青团知识教育,以及青年工作方法培训的主要途径之一,目前应加强专职团干的培训支持力度,激发专职团干授课积极性,确保团课师资队伍的稳定。

4、多样化教学。团校课程设置可分为专题讲座、课堂讨论、选修课、读书报告、素质拓展、结业论文六个环节。专题讲座涉及内容包括;形势政策教育、工作业务能力培训、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学及领导艺术方法等;课堂讨论针对当前社会发生的热点、焦点事件,结合党团理论知识,以班级为单位自由开展;选修课包括选听名师讲课、名人名堂以及学术报告;读书报告是列出相关阅读书目,学员在团校学习期间完成至少两本书的阅读并撰写读书报告;素质拓展,包括外出参观、课外自学理论、一学年内(包括寒暑假)参加院系及学校组织的素质拓展、社会实践、科技创新活动以及个人假期实践活动;结业论文,学员学习期满,需要根据团校拟订题目自行选题撰写结业论文。还可以尝试学生自行课程设计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特点。

5、学分制管理。根据团校办公室的教学安排,团校学员每个环节的课程都有不同的学分,学员除完成规定的必修课程外,可根据自身情况选修相关课程,学生修满规定的最低学分和培养目标所规定的各项要求后,论文合格者方能授予结业证书。

6、特色化团建。在团校培训班中建立临时团支部,并通过选举产生支委会,支委会协助团校办公室共同开展团校的教学,临时团支部作为独立的基层团支部,可以结合团校培训内容制定期召开支部大会和主题团日。

上一条:院团委学生干部考核条例 下一条:团课教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