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心理咨询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切实为在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11月26至29日,中国国际萨提亚学院与贝曼萨提亚中国管理中心组织召开“2014首届中国萨提亚大会”。来自全国600位心理咨询专业教师、心理咨询从业人员、培训师、社工、精神科、心理科医生、心理学爱好者参加了大会。我院派出学工处教师樊春光参会。

大会以“促进个人幸福,家庭和睦,社区和谐”为主题,安排了约翰•贝曼博士、玛莉亚•葛茉莉博士、凯瑟琳•麦希•贝曼女士等知名萨提亚国际导师,25位中国本土萨提亚导师的主题演讲,展示萨提亚模式在专业、家庭和学校三大领域应用的最新成果,探讨萨提亚模式与中国文化碰撞后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让更多中国人更幸福,更快乐!

94岁的玛莉亚•葛茉莉博士和80岁的约翰•贝曼博士的开场对话,带来了萨提亚两大导师的“世纪对话”,讲述了萨提亚流派的发展历程,在中国取得的成绩,生命如何在爱中相遇。两位精力旺盛的“年轻人”不仅传播着萨提亚模式,更活现出她的真谛,在科学严谨的心理学领域中,增添了温暖的人性、务实的改变性,以及广阔的系统性。凯瑟琳老师从神经科学与大脑研究角度,演讲了《如何在治疗中运用自己》,珊迪老师从系统角度在大会上演讲了《萨提亚模式是如何运作的:经由萨提亚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方法》,国内导师分别讲述了《萨提亚转化心理治疗模式对高校心理咨询专业教师个人成长和专业成长的促进》、《如何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保有孩子的高自我价值》、《超越挫折,茁壮成长--萨提亚模式帮助孩子更好地应对来自学业上的挫折与压力》等25个专题讲座。

萨提亚模式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运用,融合了行为改变、心理剧、当事人中心等各心理治疗技巧,发展出独特有效的方法,如冰山理论、家庭雕塑、影响轮、天气报告、团体测温等,在人际关系、个人成长、家庭关系等层面迅速并卓有成效。
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运用萨提亚系统转化式治疗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看到自己已经拥有的潜能,在连结到自已生命力的部分时,转变观点、想法、价值观念,扩展期待和渴望的层面,从他人满足期待转向自我可以满足期待,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从行为背后觉察自己的感受、观点、期待和渴望,提升自我觉察能力,扩展思维视野,提升自我价值感,让学生变得更幸福,更健康,更快乐!(撰稿:樊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