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领悟北大荒精神,提高思政课育人效果,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4月23日下午带领学生走进北大荒博物馆,开展了一场生动的实践教学活动。
北大荒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普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在北大荒70多年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三代拓荒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克服了难以想象的生产生活条件,将莽莽荒原变成今天的中华大粮仓,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拓荒者们也用青春、汗水、鲜血乃至生命铸就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勇于开拓、甘于奉献”的北大荒精神。传承弘扬北大荒精神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使命,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通过北大荒开放建设过程中的生动的事例和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实物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北大荒精神的内涵,增强学生的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
在整个参观过程中,学生们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观看每张图片,每件陈列的物品,从这些图片和物品中,学生们仿佛走进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到了那样时代的脉搏与气息。在王震展厅,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这位新中国农垦事业开创者的光辉灿烂的人生经历。在巨型浮雕《北大荒人颂》前,学生被任增学“潜水挂钩”的故事所震撼,也理解了什么是集体利益高与一切。听了北大荒寒地水稻之父徐一戎、奶牛之父张源培的故事,学生们明白了北大荒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无数科技工作者默默付出与刻苦钻研。杭州姑娘孙文珍在助产士的工作岗位上用双手迎接了1000多个婴儿的降生、挽救了上百个母亲的生命,自己却因过度劳累病倒在岗位上,将年轻的生命献给了北大荒,使学生对甘于奉献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学生们在浮雕前驻足聆听、不忍离开,就是这一幅幅动人的画卷构成了英雄的北大荒群体,他们就是北大荒人的精神丰碑。
通过此次参观,学生对北大荒的开放建设历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北大荒内涵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学生们表示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要积极弘扬和践行北大荒精神,做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的开拓者,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恭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