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室
 

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育机制研究

2023年07月07日 14:50  点击:[]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哈尔滨  150431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工作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更加重视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工匠精神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高职院校在进行技术型人才培养时,需要将工匠精神作为培养的重点内容,不仅要重视人才的理论学习能力,还应当注重培养人才的工匠精神,这才是促进社会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探索进程的重要动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能力;工匠精神;人才

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于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高职院校重视有工匠精神的技术型人才培养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一、工匠精神概述

(一)工匠精神概念

工匠精神所指的是我国民间传统匠人的精神品质,在古代社会中各项工艺主要是依靠人来完成的,为了完成更加精细的工艺成果,人们的精神非常坚定,拥有吃苦耐劳的可贵品质,而这一精神传承下来,也成为了现代人们所说的工匠精神。当代的工匠精神所指的是为了追求完美,不断超越,能够吃苦耐劳的一种精神品质的象征。在如今的社会工作中,职场人体现出的工匠精神,不仅仅在于将岗位职责的工作做好,还要拥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包括爱岗敬业、敬职敬责、高度用心、刻苦钻研的精神态度,工匠精神的精神内核是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一种精神状态,工匠精神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努力的结果。当前社会的发展对于工匠精神的需求较高,所以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当重视工匠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徐彦秋.工匠精神的中国基因与创新[J].南京社会科学,2020(7).

[2]雷伟斌,杨承涛.论工匠精神[J].机械职业教育,2020(3).

[3]张玉珍.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培育的理念回归与实践探索[J].现代职业教育,2017(4).

[4]廖晓波,雷华,等.现代学徒制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路径探究——以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3).

[5]王建等.高职院校教师工匠精神培养路径研究[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

科研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基于工匠精神培养的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产教融合创新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号:ZJB1421152)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纲(1983—),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宾西校区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水利教研室教师,副教授,学士,主要从事水利专业的教学与研究。

上一条: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学生职业核心素养培养模式——以护理专业为例 下一条:“三教”改革背景下高职食品专业线上线下融合一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关闭

2018 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 黑ICP备案 060005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