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学院首页» 新闻动态» 正文

传承北大荒精神 践行农林使命

2025年10月22日 14:22  点击:[]


农林工程学院赴友谊农场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青年学子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将理论知识与农业实践深度融合,10月17日,农林工程学院组织四十余名师生赴友谊农场开展 “传承北大荒精神 赋能乡村振兴” 红色研学活动。此次活动以实地探访、专题讲座、实操体验等多元形式,让学子们在沉浸式学习中感悟初心使命,在实践调研中锤炼专业本领。

      研学团队首先抵达友谊农场北大荒精神教育基地,在第一代女收割机手刘瑛奶奶的专题报告下开启了红色记忆之旅。这位见证了北大荒从荒原变粮仓的老建设者,以 “把青春献给黑土地” 为主题,深情讲述了自己与战友们当年顶风冒雪、开荒拓土的奋斗故事。“那时没有先进设备,我们就靠双手和简易农具,白天抢收庄稼,晚上检修机器,饿了啃干粮,冷了裹军大衣,就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把‘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刘英老人的讲述朴实而真挚,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奋斗片段、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奉献场景,让现场学员们深受触动,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大家纷纷表示,从老一辈建设者的事迹中,真切领悟到了 “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 的北大荒精神的深刻内涵。




   随后,师生一行前往农机博览园参观学习。作为展现北大荒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窗口,博览园内陈列着从早期的马拉农具到如今的智能联合收割机等各类农机设备,完整呈现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变迁。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师生们近距离观察了不同时期的农机具构造,详细了解了其工作原理与技术革新历程。针对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专业相关的智能灌溉系统、精准施肥设备等现代化农机具。同学们主动与讲解员交流探讨,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分析其技术优势与应用场景。农机博览园的参观学习,让师生直观感受到农业机械化对粮食生产效率的提升作用,进一步激发了大家投身农林科技研发的热情。




田间地头是最好的课堂。在友谊农场二分场的秋整地现场,师生们开启了别开生面的田间课堂学习。秋日的田野里,大型整地机械轰鸣作业,翻耕后的土壤散发着清新的泥土气息。孙立勇老师结合秋整地的作业流程,详细讲解了深松整地、秸秆还田、土壤改良等关键技术要点,并现场演示了整地机械的操作方法。同学们纷纷走进田间,亲手触摸土壤质地,观察整地效果,向孙老师请教秋整地对提升来年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意义。




   农林工程学院始终坚持 “以红育人、以实兴学” 的育人理念,将红色研学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先后打造了多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此次友谊农场研学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学子们深刻领悟了北大荒精神的时代内涵,更搭建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平台。下一步,学院将继续深化红色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创新,组织更多特色研学活动,引导青年学子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实现青春价值。


上一条:换届启新程 青春赴新章 下一条:我校学子在一带一路金砖国家技能大赛选拔赛中斩获佳绩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