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学院首页» 新闻动态» 正文

大学生文明养成教育“12345”系列活动之一

2025年11月18日 09:08  点击:[]

“一米边界・尊重同行”文明主题辩论活动

为深化大学生文明养成教育成果,引导学子在数字时代明晰交往边界、涵养尊重品格,9月,农林工程学院精心组织的“一米边界・尊重同行”文明主题辩论活动圆满落幕。作为学院大学生文明养成教育“12345”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活动以“数字时代的边界感更需自律守护还是规则约束”为辩题,历经班级海选的层层遴选,最终两支精英队伍在决赛舞台上展开激烈交锋,为全院师生献上了一场兼具思想深度与表达张力的思辨盛宴。



数字浪潮下,个人隐私保护、网络言论尺度、社交距离把控等边界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当代大学生文明素养培育的重要议题。此次辩论活动自启动以来,便依托大学生文明养成教育“12345”系列活动的平台优势,得到了全院各班级的积极响应。在班级海选阶段,同学们踊跃报名、积极参与,围绕辩题结合自身经历与社会热点各抒己见。有的同学从微信朋友圈“分组可见”的生活场景切入,阐述自律对边界感的内在支撑作用;有的同学则以网络暴力治理案例为依据,强调规则约束的刚性价值。各班级通过多轮比拼,从立论逻辑、语言表达、临场应变等多方面考量,最终选拔出优秀辩手组成两支队伍晋级决赛,充分展现了农林学子对文明主题的深入思考与参与热情。

决赛现场气氛庄重而热烈,开篇立论环节,正方队伍以“自律是数字时代边界感的‘内生防线’”为核心观点,提出数字空间的虚拟性与开放性使得行为约束更依赖个体自觉,只有将边界意识内化为自律行为,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对他人隐私的尊重与自身行为的规范,这种源于内心的约束更具主动性与持久性。反方队伍则针锋相对,主张“规则是数字时代边界感的‘刚性底线’”,认为数字空间中信息传播的快速性与影响的广泛性,决定了仅靠自律难以规避越界行为,唯有明确的规则体系与惩戒机制,才能为数字交往划定清晰边界,为文明互动提供坚实保障。



自由辩论环节成为整场活动的高潮,双方辩手凭借敏锐的思维与扎实的论证展开激烈交锋。从“算法推荐下的信息茧房与边界突破”到“外卖平台个人信息保护的责任划分”,从“社交媒体言论自由与边界尺度”到“线上学习中隐私泄露的防范路径”,辩手们引经据典、结合实例,时而犀利发问、时而从容辩驳,每一次精彩发言都赢得现场阵阵掌声。总结陈词阶段,双方辩手均紧扣核心观点,对整场辩论进行梳理升华,既强化了自身立场,也展现了对辩题多元维度的包容理解。



评委团由学院教师与学生代表组成,他们从立论完整性、逻辑严谨性、语言表达力、团队协作性等多个维度对两支队伍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判,最终评选出本次活动的获胜队伍及“最佳辩手”。评委代表在点评中指出,本次辩题紧扣时代特征与大学生文明养成需求,两支队伍的辩论不仅展现了出色的思辨能力,更传递了对数字时代文明交往的深刻认知——数字时代的边界感守护,既离不开个体自律的“软约束”,也需要规则制度的“硬保障”,二者相辅相成方能构建和谐的数字生态。

作为大学生文明养成教育“12345”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环,本次辩论活动以思辨为载体,将文明养成教育与时代热点紧密结合,有效引导学子深化了对边界意识与文明素养的理解。未来,学院将持续依托“12345”系列活动平台,开展更多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文明主题活动,不断丰富教育形式、强化教育实效,助力学子在数字时代与现实生活中都能做到守边界、懂尊重、讲文明,为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上一条:“农时驱动、现代学徒制”实验班赴垦丰种业工学交替学习 下一条:换届启新程 青春赴新章

关闭